浙江幸福河湖建設交出“階段考”答卷
發表時間:2024-06-14分享到:
復制鏈接成功
2023年7月,浙江發布1號“總河長令”,要求全省以河湖長制為抓手,打造“八帶百廊千明珠萬里道”的全域幸福河湖基本格局。
1號“總河長令”發布近一年來,浙江著力推進河湖生態保護提升、濱水產業富民等攻堅行動,建成高品質水美鄉村231個、濱水游步道1173公里、城鎮生活小區“污水零直排區”249個,4.6萬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標準化運維,城鄉居民親水圈覆蓋率達85%。
河岸成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。2024年1月,《浙江省十五分鐘親水圈建設指南(試行)》發布,各地充分利用河湖水域岸線空間,打造便民宜居、共富發展的15分鐘親水圈,努力讓治水成效可觀、可觸、可感。在麗水古堰畫鄉景區,當地依托古堰、古橋、古埠頭等水利設施,為游客提供登山、徒步等活動便利;溫州建成22公里樂清中央綠軸水網“半馬風情跑道”,51.9公里的溫瑞塘河“一環三線”等休閑運動綠道,做大體育產業蛋糕?!拔逡弧奔倨谄陂g,全省舉辦濱水活動236場,濱水旅游人數達2598萬人次。
開放共享的水域不斷擴大。幸福含量高不高,群眾說了算,越來越多的水利風景正串珠成鏈、連線成網。在紹興市,環城河穿過古橋、城門、寶塔,光影之下的城市夜景映入眼簾;寧波市海曙區打造的“舟游古林”水上共富精品環線,沿途有太空農業體驗中心、太空植物王國等12個??烤包c,趣味十足;安吉縣串聯西苕溪兩岸風景,千畝良田和成片花海引來眾多游客。
河湖不僅是群眾獲得感的來源,也是生態修復的重要載體。一年來,浙江以河湖長制為總抓手,統籌推進治水治山治林治田,全年省控以上斷面水質Ⅲ類水以上達96%,重點河湖生態流量達標率為100%;實施省級以上生態清潔小流域25個,治理水土流失410平方公里,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2萬噸每日,“污水零直排區”建設完成249個。不少地區的生態系統得到恢復,生物多樣性不斷增加。在北苕溪,“新朋友”苕溪鱲首次露面;在錢塘江,松江鱸、胭脂魚頻繁出沒。
浙江省河長辦副主任、省水利廳副廳長黃黎明表示,作為河長制發源地,浙江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、綠色優先的路子,持續打造安全、生態、宜居、富民、智慧的全域幸福河湖,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篇章提供有力生態保障。
責任編輯:陳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