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心筑夢 匠心育人
——記北京水利水電學校吳海波
吳海波在講課 常鵬 攝
□本報記者 張爽 通訊員 賀美靜
師者,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。老師不只是簡單的“教書匠”,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。
在北京水利水電學校,就有這樣一位老師:他專業能力出色,引領學生們在知識的海洋里汲取養分,鼓勵他們勇于追求夢想;他溫和可親,以無微不至的關愛,細心呵護學生們的身心;他日復一日堅守在教學崗位上,與學生朝夕相伴,兢兢業業、默默奉獻。他就是榮獲第三十六屆北京市中小學“紫禁杯”優秀班主任稱號的吳海波。
躬耕職教盡“傳道”之責
走進教室,吳海波站在三尺講臺前,洋洋灑灑講著水工建筑物、工程測量等內容,一副眼鏡襯得他溫和儒雅,卻又不失威嚴。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聆聽,在書本上記錄重點。這是他從事職教工作的第18個年頭。
2006年,吳海波從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畢業后,就來到北京水利水電學校工作。初來時,他通過老帶新、旁聽資深教師授課等方式,主動學習積累、琢磨講課技巧,加上他和學生們的年齡差距較小,更容易打成一片,很快便融入學校氛圍,順利完成了由學生到老師的身份轉變。
身為一名老師,吳海波始終堅信:為人師者,當以德為先、以言為師、以行為范。從教18載,他堅持立德修身、潛心治學,真正把為學、為事、為人統一起來,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。
作為老師,吳海波善于捕捉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,因材施教,盡好師者“傳道”之責。他發現有位同學對理論知識掌握較差,但動手能力、接受能力、創新能力都很強。于是,他以此為突破口,一邊對照著儀器為其耐心講解理論知識,一邊手把手教授操作要點。該同學不僅快速掌握了儀器的操作流程,也重拾自信,形成良性循環,學習成績逐步上升。
良師益友筑成長之梯
作為一名班主任,吳海波在班級管理上從來不是“一言堂”。他充分尊重學生想法,與大家共同制定班規班紀。因家人都在外地,周一至周五他吃住都在學校,全方位照看管理學生,就像“定海神針”,給學生們滿滿的安全感。
吳海波以愛為本,努力做同學們的知心人、貼心人、領路人。有一次,吳海波觀察到給排水2021班一名同學情緒比較低落,鑒于該學生比較內向,他就時常與該學生促膝長談,了解原因并幫助他解決問題。同時,在得知該學生對武術感興趣時,他幫學生辦理走讀手續,給予大力支持。在吳海波的鼓勵下,這名學生經過不懈努力,取得拳術國家二級運動員證書,人也變得更加開朗、自信?!敖逃?,就是幫助每一位同學去成長?!泵棵肯肫鹱约旱膶W生,吳海波都倍感欣慰。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16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,吳海波所帶班級多次獲得市級先進班集體、市級“優秀團支部”等稱號,他個人也多次獲得校級優秀教師、優秀班主任、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。經他培養的數百名畢業生,也成為各水務單位的骨干人才和行業標兵。
自我成長夯“授業”之路
吳海波始終秉持勤學篤行、求實創新的工作態度,致力于成為終身學習的踐行者。他不僅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學習,還充分利用空余時間自學,狠下苦功,最終通過了房建、水利兩個專業全國一級注冊建造師考試,為進一步夯實理論、拓寬知識面、優化教學方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每到寒暑假,吳海波積極參加實踐鍛煉,前往施工現場與工人同吃同住。他曾先后到5家不同的施工單位,通過現場實踐,不斷將理論與實際結合,獲得大量寶貴經驗。2023年暑假,他走進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大興支線機場連接線施工現場,深入井下查看盾構工作方式,一邊觀察工人制模板、綁鋼筋、澆筑混凝土,一邊檢驗更新教學方式,進一步豐富講課內容,做到言之有物。
以匠心守護初心,用平凡鑄就非凡,吳海波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都獻給了教育事業。
作者:張爽 賀美靜
責任編輯:王瑜